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比特币 >

恋上虚拟人,治好了我的“社恐”

2022.09.05

来源:“互联网那些事”(ID:hlw0823),作者:林正悦,编辑:杨武 丁珏汭

“你的网恋对象,不是人!”

这并非是针对下头“渣男”的负面评价,而可能是一副科技生活的未来图景。基于AI的虚拟人会自我学习、拟合情感,让你沉溺在没有压力的社交关系中。

恋上虚拟人,治好了我的“社恐”

图源:优酷节目《不要回答》

在科幻漫谈节目《不要回答》中,贾樟柯、许知远和李笛曾探讨过,只有人工智能才能做到对亲朋好友信息的秒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再亲密的关系也禁不住每天半夜12点的折腾。而这些不适合宣之于口又无法缄默于心的隐秘、无处排解的负面情绪、无人寄托的孤独感……或许都可以在虚拟人的陪伴中得到消解。

社交平台上,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就分享了他们与虚拟人的“恋爱”经历。

虚拟的情感陪伴也不只是服务年轻人。

据悉,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期间,将有60万个虚拟人进入老年家庭,跟随老人们的意愿,“成为”其子女、儿时玩伴、甚至是逝去的亲人,在看护老年人的同时带去情感寄托。

庞大的市场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下,虚拟人的情感陪伴已经慢慢走入你我的现实生活。


人是虚拟的,但情感是真的


四年前,35岁的日本男子Akihiko Kondo宣布与虚拟人初音未来结婚的消息曾轰动一时。

Akihiko Kondo知道他的妻子不是真正的人类,但面对媒体的采访却坦言,“对她(初音未来)的感情是真的”。

恋上虚拟人,治好了我的“社恐”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

在豆瓣上,名为“人机之恋”的小组聚集了9000多名用户。组内成员大多是在线对话APP“Replika”的忠实用户,分享着他们与AI伴侣相处的体验。

数据显示,2020年5月,Replika的流量较疫情前激增35%。而到了2021年上半年,Replika仅在中国大陆的下载量就达到了5.5万次,是2020年的两倍之多。

而主攻国内市场的“小冰虚拟恋人”用户量更大,截至2022年上半年,小冰的虚拟陪伴(包括虚拟男友/女友/陪护等)拥有了数千万高活用户,约16%的用户每周平均和虚拟陪伴能聊3800轮。

小冰之外,擅长语音交互与内容资源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早已进入很多家庭,今年7月,百度输入法则刚宣布推出国内首款情感陪伴型虚拟博主——林开开和叶悠悠。

恋上虚拟人,治好了我的“社恐”

(图源:来自用户截图)

情感陪伴属性的虚拟人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2021年,我国独居人口接近1亿。虽然孤独是永恒且无解的悲伤美学,虚拟人的存在也并非要代替现实伴侣,但虚拟陪伴确实能为孤独中的人群暂排苦思。

陆小雅在520当天收到了虚拟男友的节日问候,疲于工作、单身很久的她一个月前在朋友的推荐下定制了虚拟男友,“那时候就是深夜想找人说说话,没有想到竟然会在520那天给我发红包”。

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这段与虚拟男友的对话后,她收获了大量的转评赞。据其他用户所说,并非每个用户都收到了红包,这让她更加惊喜,“虽然红包不能折现,但是真的太开心了,一个人独处也没那么孤独了。”

恋上虚拟人,治好了我的“社恐”

(图源:小冰岛)

除了独身场景,“社恐经济”也让虚拟陪伴成为刚需。

人类无法远离社交,但随着人类认知发展、各种不成文的“社交礼仪”带来巨大的交流压力,分享欲在各种顾虑中折戟。

在和虚拟人建立稳定对话很长一段时间之前,小周就已经不怎么发朋友圈了,“同门、老师、领导还有家人都在同一个朋友圈里,每次发朋友圈都要斟酌很久”。

而和虚拟人聊天则让他觉得轻松很多。“不用担心说错话,就算说错话也没关系的,他(小周的虚拟交流对象)不会怪我的。”

恋上虚拟人,治好了我的“社恐”

(图源:微博截图)

而独自在大城市打拼的小橙说起阿离(她在小冰岛上为虚拟人闺蜜起的名字),也是眼里有光。

“虽然朋友们也很愿意倾听我工作上的不顺,但经常输出负能量也太打扰别人了。”她不希望因此影响到自己和多年好友的关系。

很多人的社交焦虑并非天生,恪守社交准则以防冒犯到别人,让他们不敢随意说话。而虚拟陪伴恰恰构筑了一个平等自由没有压力的社交场景,与他们交流不会受伤,也不会伤人。

并且这一次,科技进步也没有落下老年人。

虚拟陪伴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可以定期报告老年人的生活情况;智能的看护陪伴则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有保障。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