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厅捕鱼机漏洞打法(游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胡逸,无锡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
原标题:《数字藏品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在上一篇拙文《我们该不该继续买数字藏品?》(2022-09-18,澎湃商学院)的评论区里,收获了很多有意思的网友评论,比如有位网友评论:“我就想笑了,真正的价值在哪里?击鼓传花的游戏”。也有评论说:“数字藏品不用担心赝品问题,它本身就是赝品”,以及“花钱买个数字编号,比君子兰还要泡沫”。
9月19日的一则消息,似乎从侧面在佐证上述网友的论点。据报道,自今年8月份幻核发布“退款须知”公告之后,腾讯音乐旗下的TME数字藏品也处于近乎“停摆”状态。6月30日之后,TME数字藏品就停止了发售更新。在QQ音乐社区里,有不少网友发帖要求TME数字藏品像幻核一样“退款清退”。
作为数字藏品的消费者,他们真是又一批待割的韭菜吗?抑或是击鼓传花的赌徒?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是有远见的战略投资者呢?比尔·盖茨说过,人们总是高估了未来一二年的变化,但低估了未来十年的变革。这句话用在我们今天对待数字藏品的态度上,也是合适的。一两年内,我们也许高估了区块链、AR/VR、数字藏品等发展的速度,当下的数字藏品,还远难做到“数字内容资产化”并支撑多样性的场景需求。但以十年为单位来看的话,我们恐怕低估了其所带来的变革。
所以,我想继续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上一篇文章,我更多的是讨论作为一个个体,该不该继续买数字藏品?这一次,我试着从供给侧来讨论数字藏品这个新生事物。作为企业或者创业者,是否应该投身到数字藏品产业?或者说,商家如何运用数字藏品,来助推自己的主营业务呢?
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文创模式,数字藏品发行者可以将它视为数字版的新一代潮玩。
数字藏品可以包罗万象,无论是视频、图像、音乐还是游戏、门票、球星卡,一旦上链之后,这些原来沉睡或半沉睡着的文创产品将会获得新血液,焕发出新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超过30家博物馆发行了馆藏珍品的数字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博物馆、湖北博物馆、河北博物馆等多家知名博物馆均参与其中。湖北省博物馆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制成数字藏品,限量1万份对外发售,引来60万人在线抢购,短短3秒即告售罄。河南博物院首个3D版数字文创“妇好鸮尊”上线后,同样被秒空。2022年春节,24家博物馆(院)的十二生肖文物首次借助数字技术共迎五福,在鲸探App上发布 “虎文物”、“十二生肖文物”及“镇馆之宝”的3D数字藏品。为此,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指出: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数字文创新形态,能使文化遗产在新的数字时代“活起来”。
不仅限于博物馆,音乐、影视、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与数字藏品也是天作之合,这些企业将原有的品牌、版权等IP延伸至数字藏品领域,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谋求盈利的新模式。例如,QQ音乐发布胡彦斌《和尚》20周年纪念黑胶数字藏品,2001张限量数字黑胶一抢而空。
数字藏品的益处还在于确权保护和防伪作用,这也使得耐克、阿迪、LV、Gucci、戴森(Dyson)等国际大牌抢先入局数字藏品,并成为数字藏品新风尚。Gucci发行10件NFT,每款NFT图案都取自Gucci经典设计,每个NFT持有者还能收到意大利手工制作的陶瓷人偶。戴森以工程师手稿为灵感,发行2022年限定数字藏品,将戴森引以为傲的3款科技产品,以精密的设计原型首次呈现。
我们可以看到,光盘和影碟会放坏,限量款球鞋会变黄,名画会因时间而褪色,而数字藏品却能够把时间凝固,让专属永恒,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智能手机和电子屏,重新定义新的收藏方式,成为年轻人流行的新数字潮玩。
数字藏品是数字化时代新的社交通行证。
数字藏品作为新生事物,除了本身自带的商业属性之外,更是一种社交语言。2022年1月,社交媒体推特(Twitter)推出NFT头像认证功能,用户可将NFT作品设为个人账号图片,并获得一个漂亮的新六边形边框,以此与普通用户区别开来。推特此举,旨在为更多用户提供趣味性和社交性更强的产品,并营造出稀缺感和专属氛围感。
巧合的是,2022年1月,哔哩哔哩也发行了首款数字头像——鸽德。鸽德系列头像是由2233个在高能链上建立的数字艺术头像构成,这个系列的头像不支持出售,只有14岁以上的已实名认证6级用户,并且在过去的2021年每日都使用哔哩哔哩才可以报名。和其他藏品相比,这款产品还多了两个新功能:衍生品制作和线上二次创作。用户在持有本数字藏品期间,有权基于本藏品制作、销售并宣传实体周边,这意味着数字藏品的拥有者将有一定的商业开发权利。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