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厅捕鱼机漏洞打法(游
作者丨达鸿飞
来源丨分布科技 Onchain
近期关于数字藏品有两则新闻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7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提出,上海将在“十四五”期间培育包括数字内容、数字贸易在内的数据新要素,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非同质化代币)平台建设。
另一则是,8月16日起,腾讯正式对“幻核”进行业务调整,停止数字藏品发行。数字藏品目前的发展正遭遇市场和监管双重瓶颈。围绕着国内数字藏品或NFT 如何发展以及是否应该开放交易的话题也被广泛讨论。而面对这个问题前我们应该首先明确的是,数字藏品是否是NFT在中国发展的唯一解?NFT 技术标准将带来哪些产业范式的革新?NFT在Web3与元宇宙中起到何种作用?我们需要怎样的NFT应用去支持中国特色的Web3和元宇宙落地?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元宇宙与Web3
上文我们提到了Web3如何落地中国,同样元宇宙也是与之相关的重要领域。元宇宙概念是由Roblox 提出,Roblox认为元宇宙应该具备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随地、多元化、经济系统、文明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是传统社交应用共有的属性,沉浸感、低延迟、随地需要由AR/VR 技术和通信技术作为支撑,真正将元宇宙区别于传统游戏的地方在于剩下的三个元素:多元化、经济系统、文明,这些元素的实现需要依靠Web3技术。
目前获得一些普遍认知的是,Web3是元宇宙成为一个开放共建、互联互通的生态的技术基础。元宇宙作为Web3的流量入口,是Web3的最重要的应用方向之一。
Web3的免许可和可组合性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元宇宙的多元化;私有产权与数据所有权下放给用户有利于推动元宇宙经济体系的运行,成为构建元宇宙经济系统的基础;有了经济系统,就会促进元宇宙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以此产生文明。
我理解的元宇宙:以生产与消费为核心的沉浸式生活方式
我理解的元宇宙是一种沉浸式的数字化生活方式,生产、消费、交易等各类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发生的场所,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和消费。元宇宙内实现商品经济,并不是简单对现实世界的映射,是有机的结合数字孪生和原生,基于开放互通的底层基础设施进行价值互联。而组成元宇宙基础的三个要素包括:
我认为,元宇宙中的行为主体由数字身份承担,链上人民币作为金融系统,而生产与消费的对象则为数字商品,这三者缺一不可,是元宇宙得以落地中国的前提条件。海外的Web3最早发展的是金融应用,这是由于链上只存在行为主体和资金。故而金融系统先于商品交易和生产分配建立了起来。而Web2的发展已经将我们对商品的定义从实物扩展到了数字化物品,将劳动的定义从生产实体物品扩展到了制造数字产品。数字化和元宇宙是天然契合的。而元宇宙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商品,这样人们才能在元宇宙内实现完整的生产和消费的闭环。
数字商品是元宇宙的发展基石
我们已经看到以数字藏品为中心的业态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上述提到的无法规避的投机属性和一定程度的金融风险外,“数字藏品”的内涵和本质就限制了该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数字藏品”和“限制自由流通交易”这两者本身就存在逻辑上的自相矛盾。传统藏品是在一次次落锤声中获得价值发现,藏品的收藏者获得超额收益,从而反映到艺术创作者的激励。在海外的NFT领域,众多受社区喜爱的作品出自于寂寂无名的艺术家之手。但由于NFT的自由市场和高效流转,走红的NFT系列为其创作者带来了良好的声誉和经济回报。这使得更多的创作者愿意投身于NFT的发行和创作中。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和平台对供需双方都进行了激励,平台通过双向吸引令所有参与者具有更多的选择。而限制二级市场,藏品的价值无法发现,部分创作者,特别是知名度较低的创作者难以实现经济激励,长期来看会使市场的供给端失去活力。所以,同时实现数字藏品的发展和去金融化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从传统领域的经验来看,艺术收藏本身是一个较为小众的经济行为。特别是作为“藏品”的标的应天然具备“稀缺”这一属性。即便“数字藏品”生成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但是为了刻意制造稀缺性,“数字藏品”的发行规模和参与人数往往有所限制。这意味着只有少部分人会参与到数字藏品收藏这一活动,这很难帮助一个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