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比特币 >

观察|香港拥抱虚拟资产赛道,筹备新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

2022.10.31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王蕙蓉

观察|香港拥抱虚拟资产赛道,筹备新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

图片来源:由无界版图AI工具生成。

10月31日,在今年香港金融科技周上,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下称政策宣言),阐述其在发展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系统而制定的政策立场和方针。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对全球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创新人员抱持开放和兼融的态度。”政策宣言指出,由于虚拟资产对环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以及在金融创新方面得到的认同俱增,加上随着虚拟资产进入Web 3.0和元宇宙领域所带来的未来机遇,虚拟资产在市场上已变得不可或缺。特区政府现正与金融监管机构缔造便利的环境,以促进香港虚拟资产行业得以可持续和负责任地发展。


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虚拟资产中心


此前10月1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预告,政策宣言将展示特区政府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愿景,以及与全球资产业界一同探索金融创新的承担和决心。

“虚拟资产是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香港在这个领域面临来自新加坡的竞争。”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道。

“实际上香港是要力图打造全新的亚洲金融科技中心。香港选择的是以金融场景,尤其是虚拟资产这样一个场景来释放金融科技的生命力。”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研究专家刘洋向澎湃新闻分析道。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认为,“这表明了香港特区政府对于虚拟资产产业赛道的认可。”他提及这个赛道里也出现过一些问题,因此有很多政府在观察、考虑这个赛道到底能带来什么好处、又会带来什么风险。“现在来看,全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逐渐形成一个共识,虚拟资产及相关产业是未来非常重要的赛道之一。另一方面,香港面临着很现实的竞争,包括来自新加坡非常强劲的竞争。基于赛道的重要性和竞争因素,香港特区政府这次做了鲜明表态,就是要拥抱这个赛道,同时在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中,不输在新的赛道上。”


筹备新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


在监管方面,政策宣言提出通过一致、明确和清晰的监管框架,有助奠定稳固的基础,以迎接由全球虚拟资产急速发展所带来的金融创新和科技发展。

“香港此次宣言进一步开放虚拟资产市场,可以认为是一种包容性的监管,意在以宽松监管吸引虚拟资产的技术、业务、市场等创新团队,希望虚拟资产等金融科技创新为相关传统金融市场赋能,做优存量,同时在加密数字货币、数码港元、非同质化代币(NFT)等产品和场景创新,并吸引更多面向非传统金融产品的投资者,尤其是数字时代的年轻人。”刘洋说道,“这可以视作香港在强化全球金融中心地位,争取年轻投资者的重要举措。”

在政策宣言中,香港特区政府表示,“在加紧筹备新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的同时,我们也乐意联系全球虚拟资产业界,邀请有关交易所在香港开拓商机。”

“这表明香港特区政府对虚拟资产服务持开放态度,愿意招揽相关创新机构,但要求这些机构持牌合规运营。”邹传伟说道。

刘洋表示,持牌经营是将金融活动纳入监管的有效手段。“香港要做大虚拟资产服务,就必须搭建自主可控安全的虚拟资产交易体系,因此,香港有可能比照现有资本市场规则,参考金融科技的技术规律及风险控制,在虚拟资产备案、发行、交易(支付)、风控等环节实行持牌交易。”


虚拟资产和加密货币并非合法支付方式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香港特区政府在政策宣言中,将虚拟资产和加密货币定义为科技创新产物,同时也强调其并非法律认可的合法支付方式。

胡捷认为,科技创新产物的定义意味着,香港特区政府要以面对科技创新的态度去认真地研究虚拟资产,表达了一种接纳、包容、观察、研究、发展的态度。“同时,针对具体的应用,香港特区政府做出了一个阶段性的指引,即虚拟资产里有形形色色的资产,但不是所有的资产都天然是交换的中介物,也就是货币。虚拟资产中绝大部分都不适合做货币,比如说它们不能够保持币值的稳定。货币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币值要稳定。”他强调,这表明了香港特区政府的一种谨慎态度,即暂时不认可把虚拟资产作为货币来考量,不允许其作为税收、法庭裁决,以及关键的金融机构(例如银行)清结算的支付载体。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