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厅捕鱼机漏洞打法(游
图片来源:由无界版图AI工具生成
来源:澎湃新闻
10月27日,由澎湃新闻主办,上海报业集团指导的“算力时代 中国科技突围·2022科创领袖论坛”在澎湃新闻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演播室召开。复旦大学教授、元宇宙与虚实交互联合研究院院长赵星,元宇宙智库 MetaZ创始人陈序,映宇宙集团旗下产品积目CTO、映宇宙集团 Web3.0项目负责人刘志强以及本场圆桌沙龙的主持人澎湃新闻元宇宙观察员邵文以“掘金元宇宙”为主题,进一步探索“元宇宙”世界中的机遇和挑战。
圆桌沙龙“掘金元宇宙”:主持人邵文(左一)与赵星(左二)、陈序(右一)、刘志强(线上连线)展开探讨
邵文: 2021年Facebook改名Meta,元宇宙这个概念从被大家熟知到现在过去一年了,目前我们对什么是元宇宙形成哪些共识?我们如何想象元宇宙?当下我们聚焦Meta实践是否就限定了元宇宙的所有意义?
赵星:
我觉得现阶段元宇宙是没有形成共识的,因为很多人还是会去问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的场景是什么?国内和国外对于元宇宙这件事情的认知和产业的路径确实也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分歧,或者说是不同的方式。国外可能会往web3.0或者是虚拟世界做的更多一点,国内目前各地的地方政府也好、产业界也好,可能会觉得这件事情我们要从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去叠加虚实交互或者虚实融生的内容,所以这是目前有分歧的地方。
陈序:
在现在阶段,从全球来看,我们对于元宇宙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我想补充的一点是,对于一个趋势有没有共识和我们要用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其实是不一样的。元宇宙实际上是一个规范性问题,虽然现在元宇宙并没有存在一个既定的共识,但是大家参与去讨论共识,在不同的意见当中求同存异找到共识非常重要。
刘志强:
我们映宇宙认为当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特别好的共识,相对来说大家会形成大部分共识的四个特点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第一,大家都会提元宇宙可能会给用户提供更实时、更同步、更沉浸的体验感,从原来的异步到同步,从非实时到实时,从2D到3D,从移动端到AR、VR、XR设备,这一点是有共识的;第二,整个元宇宙的生态不再是由平台来创建,而是由玩家甚至AI一起来共建;第三,元宇宙里面的资产应该归属于用户,而不应该归属于平台,那就是web3.0去解决的问题;第四点,元宇宙里面应该有一套比较完备的经济体系,比如说元宇宙里面有可能会存在一些比较新兴的职业,比如web3.0里面也出现了基于元宇宙的建筑工队。
关于Meta是否涵盖了元宇宙所有的概念,我认为它只是仅仅涵盖了一部分,它更多是偏体验层面的。但比如说海外像资产和数据层面的,这可能是在整个web3.0领域大家会提到更多。
复旦大学教授、元宇宙与虚实交互联合研究院院长 赵星
邵文:赵教授和陈总对于元宇宙的想象以及Meta的实践是否限定了元宇宙的意义还有没有补充内容?
赵星:
首先可能Meta说的方向不一定在短期来说是整个全球的主流方向。但是讲到共识这件事情,我觉得对于元宇宙有一个光明未来这件事似乎倒是各个方向经历了一年的讨论之后,有了更多的共识。
陈序:
Facebook改名为Meta,并大张旗鼓地去干这件事儿,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我认为Meta不应该是大家去看的标本,因为第一它切入元宇宙的方式,除了改名字之外,在营销和品牌的部分占据了一个赛道,但是其他的角度都没有什么值得去学习的地方。
举例来讲,第一,它从一个巨量规模的web2.0的应用想切入到元宇宙里面去,实际上犯了一个错误,它把自己的核心的业务和元宇宙这样一个在萌芽初期的趋势紧密结合在一起,双方都觉得很不舒服。一方面,你本来在这个应用上面投入的,不管是在体验端、数据端、中间层端所花费的力气和建立的结构,对于新接入到元宇宙的或者是元宇宙的原住民,他们是完全不满意的。
但是对于原来的那十几亿的主流用户来讲,他们要去经历这个过程,不管是理解元宇宙也好,web3.0也好,实际上又有很大的障碍。当然它手里有非常好的虚拟现实的技术硬件的设备,但是恰恰在体验设备这件事情上,再一次证明体验设备和技术在现阶段和中短期来看,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大规模商业化的利益收入来源。当然,我相信随着AR设备的出货,尤其是结合手机端的AR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变得好一点,比VR好很多,因为它的种种约束条件的限制会变得比较少,但是仍然需要保持观察和质疑。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